铜铝复合散热器的铜管厚度直接影响耐腐蚀性和使用寿命,以下是行业标准及选购要点,助你避开劣质产品:
一、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
-
强制标准(JG/T 220-2016《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》)
-
铜管壁厚:≥0.8mm(水道接触部分),低于此值为不合格产品。
-
焊缝要求:铜管与铝翼结合处需无虚焊、漏焊,超声波探伤检测通过。
-
-
市场分级厚度
-
经济型:0.8-1.0mm(低价位产品,适合短期使用或低水质腐蚀区域)。
-
品质型:1.2-1.5mm(主流品牌选择,兼顾成本与耐用性)。
-
高端型:≥1.8mm(工程级抗腐蚀,适用高硬度水质/集中供暖)。
-
二、铜管厚度不足的四大风险 ⚠️
-
腐蚀穿孔
-
壁厚<0.8mm时,3-5年内可能因水质氧化出现砂眼漏水(北方集中供暖高发)。
-
-
承压不足
-
薄壁铜管(<1.0mm)耐压极限≤1.2MPa,易在高压供暖系统中爆管。
-
-
热效率衰减
-
铜管过薄导致导热不均,散热效率3年后下降20%-30%。
-
-
售后拒保
-
多数品牌对非标厚度产品(如0.6mm)不予质保,维修自费。
-
三、实测方法:如何辨别铜管厚度?
-
称重对比
-
同规格散热器,铜管壁厚每增加0.2mm,单柱重量增加约50-80g(示例:1.2mm铜管单柱重1.8kg vs 1.0mm重1.6kg)。
-
-
卡尺测量
-
拆解样品或要求商家提供切割断面,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铜管壁厚(重点查焊缝处)。
-
-
查验报告
-
要求提供《国家散热器质量监督检验报告》,核对“铜管壁厚”检测项。
-
四、选购建议:按使用场景选厚度
场景:北方集中供暖(硬水)/推荐铜管厚度:1.5-1.8mm/代表品牌:金旗舰、大通
场景:高腐蚀水质(工业区)/推荐铜管厚度:≥1.8mm/代表品牌:陇星(抗垢专利款)
场景:短期出租房/低成本项目/推荐铜管厚度:0.8-1.0mm/代表品牌:地方小厂定制款
五、避坑指南:黑心商家常见套路
-
偷工减料:宣称“1.5mm铜管”,实际仅外壁加厚,内壁仍为0.6mm(剖检发现“外厚内薄”结构)。
-
混淆概念:以“整体厚度”掩盖铜管厚度(如铝翼+铜管总厚3mm ≠ 铜管厚1.5mm)。
-
虚假认证:伪造质检报告,实际送检样品与量产产品规格不符。
六、高性价比品牌推荐
-
经济耐用:金旗舰1.2mm铜管款(约80元/柱,质保10年)
-
高端抗腐:大通1.8mm铜管镀镍款(约120元/柱,适配集中供暖)
-
自采暖优选:南山1.0mm铜管+铝翼速热款(约65元/柱,适合南方家庭)
总结:铜管厚度是铜铝散热器的生命线!
北方集中供暖闭眼选≥1.5mm,南方自采暖≥1.0mm,低于此标准直接拉黑!